當前位置:首頁 > 專題 >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> 精彩時評
我要投稿

斑馬線前“考”行人

發(fā)布時間:2018-07-18 08:24:20

斑馬線前“考”行人
厲 敏

  如今,在日照的街頭,停車禮讓行人已漸成風尚。越來越多的車輛,將溫暖傳遞到城市每一個角落,禮讓美德蔚然成風。
  車輛讓人是一種文明,人對車輛主動禮讓的文明,報以文明的回應更是一種文明。但禮讓斑馬線實施以來,個別行人的表現(xiàn)卻讓司機師傅很受傷——有的在繁忙路段慢慢悠悠,全然不顧禮讓的車輛排成長龍;有的不見車輛的時候走得快,見到車輛停下反而沉住氣了;有的不管紅燈綠燈抬腳就走,甚至因此引發(fā)了追尾事故,讓司機師傅心有余悸。
  遵守交通規(guī)則是禮讓斑馬線的底線。倘若被禮讓者把文明禮讓當成了唯我獨尊的特權(quán),不論何時都把車輛禮讓行人視為理所當然,看作是應該享受的待遇,在馬路上橫沖直撞,不僅不對禮讓者報以文明回應,反而以隨心所欲的行為一再傷害禮讓者,則不僅傷害了倡導交通文明的初衷,而且會妨礙道路安全。
  “來而不往非禮也”。對別人給予的善意,理應做出友好回應。“車讓人,人快走,快快通過莫停留”。遇到車輛禮讓斑馬線,行人快步通過,帶給司機的是欣慰;車輛禮讓斑馬線,行人一個“贊”的手勢,帶給司機的是感動;堵車時,行人示意車輛先行,帶來的是行人與車輛的文明互動。
  斑馬線前“考”行人。文明是雙向的。因車輛禮讓斑馬線而感受到溫暖與敬重的行人,再不能邁出任性腳步了。斑馬線其實也是一道“雙考”線,“考”了車輛的同時,也時時在“考”行人。“雙考”需要雙方共同努力,才會相得益彰。既如此,斑馬線前的行人之責可謂大焉。

編輯:李正秀
審核:
統(tǒng)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