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山東頻道

漫游記里的三件文物,訴說“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”的前世今生

來源:大眾日報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1-10 15:42:39

今天,“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”漫游記發(fā)布。木鳶飛進山東博物館,喚醒沉睡千年的紅陶獸形壺和亞丑鉞,帶領一眾文物踏上了打卡齊魯大地的旅程。從歷史中走來的文物,集中展現(xiàn)了山東人民的智慧和創(chuàng)造力,代表的恰恰是山東人好客、淳樸、厚道的形象,它們讓“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”變得更為具體,把山東形象彰顯得更為生動豐滿。

image.png

飛翔的木鳶是智慧山東人的體現(xiàn)。木鳶最早由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的墨子發(fā)明,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,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。后來魯班在此基礎上改進,用竹子制作了“木鵲”,在空中能夠飛翔三天之久。風箏最初被用作軍事工具,用于測量風向、傳遞信號和通訊。而今天,風箏的用途早已改變,它不僅是孩童的玩具,更是推動齊魯文化走出去的橋梁。智慧的山東人用非凡的創(chuàng)造力不斷對風箏進行改造創(chuàng)新,每年的濰坊國際風箏節(jié)都會吸引世界各地的風箏愛好者,讓齊魯文化隨風箏一起飛向天空、飛往世界。

image.png

紅陶獸形壺是好客山東人的象征。紅陶獸形壺是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的代表,于1959年在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。初見紅陶獸形壺,人們不僅會愛上它可愛的樣貌,也會驚嘆于它精巧的技藝。憨態(tài)可掬的小豬昂首挺胸,鼻子微微拱起,嘴巴張開仿佛在歡唱,微微上翹的短尾巴增添了幾分俏皮。壺身由四足支撐,平衡又穩(wěn)妥,比起當時常見的三足器物,多了一份“四平八穩(wěn)”的大氣。它不僅是一件實用的容器,而且充滿藝術趣味,大容量的壺身和穩(wěn)重的底座,也和山東人包容、踏實的性格相呼應,是“好客山東”文化基因的重要體現(xiàn)。

image.png

亞丑鉞是厚道山東人的代表。誕生于3500年前商代的亞丑鉞,曾是殷商王權的象征,1965年在山東青州蘇埠屯出土,因其口部兩側(cè)對稱地銘有“亞醜”二字,故得名“亞丑鉞。四方的“臉盤”,圓圓的眼睛,上揚的嘴角口中露出城墻垛口似的牙齒,人面獸相紋的設計充滿了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,獰厲威嚴的面孔,在今天看來卻給人一種反差的感覺。亞丑鉞經(jīng)歷了當年古老部族的輝煌,又經(jīng)歷風霜洗禮、歲月變遷傳承至今,見證著齊魯大地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。深遠厚重的文化傳承之路,不僅讓文物活化煥新,也讓厚道山東人的底色更加鮮亮。

image.png

如果文物會說話,那么作為千年歷史見證者的它們,最適合訴說齊魯大地的千年之變,最能代表山東人的秉性。無論是好客山東彰顯的軟實力,還是好品山東映照的硬實力,基底都離不開人的支撐。每一次“好客山東”的出圈,都離不開山東人民的熱情忠厚、崇禮尚賓,每一個“山東好品”的背后,都凝聚著來自各個領域的山東人對制造的一絲不茍、對質(zhì)量的精益求精。探察人文經(jīng)濟相融相生的規(guī)律,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“好人品”和“好物品”“好環(huán)境”是一脈相承的。

好客是真情,好品憑厚道。齊魯大地鮮明的文化特色,就是從歷史發(fā)展中沉淀而來的。智慧、好客、淳樸、厚道……一系列詞匯,既是山東人的獨特標識,也構成整個山東的區(qū)域品牌標識。擦亮文化底色,厚植人文特色,山東形象必將更加閃亮,“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”必將走得更遠。

編輯:王曉菡
編審 :孫立梅
責編:劉佳秀